Hongliang Lu

CSDN学习笔记索引

WordPress不兼容本地上传的md文件,目前也没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。故而公式较多的笔记用CSDN来存,顺便分享,这里列一下索引. 一、机器学习 第一章 机器学习简介 第二章 感知机 第三章 支持向量机 第四章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 第五章 Logistic回归 第六章 线性回归和岭回归 第七章 多层感知机与反向传播 第八章 主成分分析【PCA降维】 第九章 隐马尔可夫模型 第十章 奇异值分解...

《苏轼传》读书笔记(5)——流星坠落

元祐九年(1094)四月十二日,哲宗下诏改年号为“绍圣”,意思是继承神宗朝的施政方针。随后不久,吕大防、范纯仁罢职,章惇、安焘等出任宰执大臣。这批重回朝堂的变法派大臣,完全抛弃了王安石新法的革新精神和具体政策,把打击“元祐党人”作为主要目标,尽情发泄他们多年来被排挤在外、投闲置散的怨愤。 于是,罢黜、贬谪的诏令一道接着一道,短短一两月间,便将当...

《苏轼传》读书笔记(4)——柳暗花明又一村

元丰七年(1084),苏轼收到朝廷诏令,从黄州调往汝州。 离开黄州 期间,苏轼路过庐山,写下了一首哲理诗: 题西林寺壁</p> 横看成林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 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 </center> 作为文学史上的名篇,《题西林壁》和《石钟山记》,既是苏轼游山感受的记录,也是他这一时期人生思考的一个方面的艺术总结。黄州五年佛、道修持的意义,儒...

《苏轼传》读书笔记(3)——人生挫折,乌台诗案

一、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(1079年,42岁)四月,苏轼调任湖州知州。上任后,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《湖州谢表》,这本是例行公事,但苏轼是诗人,笔端常带感情,即使官样文章,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,说自己“愚不适时,难以追陪新进”,“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”,这些话被新党利用,说他“愚弄朝廷,妄自尊大”、“衔怨怀怒&r...

《苏轼传》读书笔记(2)——反对变法,四方为官

熙宁二年(1069年),苏轼兄弟丁父忧还朝,但此时王安石开始了历时18年的熙宁变法 。 一、王安石的变法 宋仁宗时期,宋朝已经出现了国库空虚、内忧外患等一系列危机。朝廷持续加大对民间财富汲取的力度,是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。 到宋神宗时期,国家形式已经十分严峻,改革迫在眉睫。在宋神宗的支持下,王安石受命执政,开启了历时18年的变法运动。 熙宁二年,在神宗皇帝最大限度的信任和支持下,王安石勇往直...

《苏轼传》读书笔记(1)——进士及第,名震京师

一、年少得志 嘉祐元年(1056)三月的一天,风和日丽,湛蓝的天空上舒卷着朵朵柔软的白云。这一天,对于二十一岁的苏轼,实在是极不平常的日子,他将和弟弟苏辙一道告别母亲,告别亲友乡邻,跟随父亲第一次远离家乡,前往京城汴梁(今河南开封),参加进士考试。送别的亲友热切地说着祝福的话,年轻的苏轼满脸荡漾着笑意,他的心却早已飞向了远方。 八月,苏轼与苏辙在开封府考进士,首战告捷,双双获选。按照宋朝的规...

欧洲建筑笔记(二):中世纪

公元330年,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,史称东罗马——拜占庭帝国,直到1000年后被更东边的土耳其人灭亡;西罗马被遗弃,于公元476年被北面的日耳曼人征服,西罗马灭亡,从此西欧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。 基督教 在古罗马之后,西欧东欧各自的1000年里,基督教无疑是主角。古罗马晚期,基督教已经慢慢开始在西方传播,并拥有广大的教徒,形成了一定的规模。 可是在&l...

欧洲建筑笔记(一):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

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建筑留给后世最宝贵的遗产——柱式: 多立克柱式 最简约 在西西里、意大利和伯罗奔尼撒半岛流行 代表男性 爱奥尼柱式 有精致的雕塑 在小亚细亚、爱琴海等地区流行 代表女性 柯林斯柱式 更加精美 柱式能突出建筑的外观气质,当时的建筑主要材料是大理石,便于雕刻,但缺点是不能做出很大的跨度。所以只能通过在建筑周围布置一圈的柱廊来增加层...